建安國小校園植物

首頁 --> 學務處前 --> 芒果

照片1  
名稱: 芒果
別名: 在台灣,芒果又稱「檨仔」
學名: Mangifera indica
科屬別: 漆樹科(Anacardiaceae)芒果屬(Mangifera)
原產地: 亞洲印度、馬來西亞。台灣的芒果大約是400年前由荷蘭人引進栽種。
分佈: 台灣被廣泛栽培為果樹及行道樹。
校園位置: 學務處前
用途: 芒果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、維生素C和維生素D,芒果具有可抑制腦細胞死亡的效果,食用冷凍芒果,有助於讓使用過度的大腦得到舒緩。

1. 食用:在台灣芒果被廣泛栽培為果樹,以食用為主,果汁也很流行,本地種未熟果可加鹽、糖 而食。
2. 行道樹:中南部很多路段種植芒果作為行道樹。2. 藥用:芒果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、C和D,中醫學認為,芒果味甘、酸,性涼,有益胃止嘔、生津解渴及止暈眩等功效,甚至可治胃熱煩渴、嘔吐不適及暈車、暈船等症。 芒果核具清熱作用,只需以芒果核煎水一大碗,入茶飲用,就有退熱之效。芒果不利腎臟,患有急性或慢性腎炎的病人應忌食芒果。
生長特性: 本屬植物約 40~60 種,多年生常綠大喬木植物。樹高可達 20~30 公尺,樹冠稍呈卵形或球形,樹幹直,樹皮灰白色或灰褐 色,樹枝強大,小枝直立。芒果,臺灣話稱「檨仔」(白話字:söai°-á,平埔族語)。原產自北印度和馬來半島,性喜高溫、乾燥的天氣,營養生長期(根、莖、葉)最適合溫度為24~30℃,氣溫降到18℃以下時生長緩慢,10℃以下停止生長,生殖生長期(花、果)需較高溫度,以排水良好且含腐植質的砂質土壤最適宜,pH值5.5~7.5為佳。後引種改良,已遍及多個地方,其中十大芒果生產國家,以產量排名如下:印度、墨西哥、巴基斯坦、泰國、中國、印尼、菲律賓、海地、剛果。(維基百科)

芒果(學名:Mangifera indica),原產自北印度和馬來半島,性喜高溫、乾燥的天氣,營養生長期(根、莖、葉)最適合溫度為24-30℃,氣溫降到18℃以下時生長緩慢,10℃以下停止生長,生殖生長期(花、果)需較高溫度,以排水良好且含腐植質的砂質土壤最適宜,pH值5.5-7.5為佳。後引種改良,已遍及多個地方。

莖: 樹高可達 20~30 公尺,樹冠稍呈卵形或球形,樹幹直,樹皮灰白色或灰褐色,平滑,具乳汁;具多數分枝,枝條綠色,直立或斜上昇,有多數小皮孔。
葉: 葉互生,多叢生於小枝條先端,揉之會發出特有的芳香,嫩時帶紫紅色,老時則呈綠色或暗綠色,長橢圓形,披針形或長披針形,長 15~25 公分,寬 5~8 公分,先端漸尖,基部鈍,厚紙質,全緣或波狀緣;表面濃綠色,背面淡綠色,兩面均光滑無毛;中肋於表裏兩面皆隆起,側脈 15~20 對,在表裏兩面微隆起;葉柄長 4~6 公分,粗壯,光滑無毛,上有深溝紋。
花: 花小形,多數,開放時徑 0.3~0.5 公分,黃綠色或淡黃色,雜性,呈頂生或生長於枝條先端葉腋的圓錐花序排列;花序長 12~18 公分;花柄長 0.3~0.5 公分;花萼片 5 枚,卵圓形,較小;花瓣 5 枚,長橢圓形至狹卵形,長 0.3~0.5 公分,寬 0.15~0.2 公分,先端鈍;雄蕊 5 枚,但僅 1 枚為完整雄蕊,其他為退化雄蕊;花絲細長;花藥卵形,無毛;子房卵形或橢圓形,平滑;花柱長 0.15~0.2 公分;1~4月開花。
果實: 果實為核果狀,於 5月下旬開始成熟,果肉多汁,供食用;核甚大,富含纖維質;種子 1 枚,扁球形,堅硬;核果之形態、大小、品質、顏色因品種不同而差異甚大。一般果實形態有橢圓形,腎臟形及倒卵形等。成熟果之果皮有綠色、黃色而至紫紅色,果肉為黃或 橙黃色。果汁及纖維之多少亦因品種而異。

 

程式設計:建安國小資訊組 cliffyin@tp.edu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