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首頁 --> 校門口周邊 --> 黃金側柏
|
名稱: |
黃金側柏 |
英文名稱: |
Oriental Arborvitae |
別名: |
黃金扁柏、側柏、日本扁柏 |
學名: |
Thuja orientalis L. cv. Aurea Nana Thuja orientalis cv. "Aurea Nana" |
科屬別: |
柏科(Cupressaceae)側柏屬(Thuja) |
原產地: |
中國大陸華中、華北,小笠原島及韓國。 |
分佈: |
栽培。台灣北部、中部、東北部生長較好。 |
校園位置: |
校門口周邊 |
用途: |
1.綠化觀賞用:庭園樹,盆栽,以觀葉為主,屬於觀葉植物。
2.藥用:性味:葉:苦、澀、寒;種子:甘、辛、平。效用:葉:涼血,止血,清肺止咳。葉:治咯血,胃腸道出血,尿血,功能性子宮出血,慢性氣管炎,脫髮;柏子仁:養心安神,潤腸通便。治精神衰弱,心悸,失眠,便秘。 |
生長特性: |
黃金扁柏為柏科側柏屬常綠灌木,樹高約 0.5-2.5 公尺,樹冠圓錐狀,枝展開呈側立,比側柏小,樹冠較寬大,枝葉密集青翠,新芽呈金黃色。葉側出,鱗片狀三角狀卵形、對生而成扁平四列,新芽呈金黃色,常年青翠,葉帶黃暈長枝上之葉較疏,短枝之葉密緻覆疊,常年晶綠青翠,尤其春季發新芽時,新枝綠葉中略帶黃暈,因此稱它為黃金扁柏。性喜潮濕、日照足且通風良好處。溫度也不宜太高,否則生長不佳。 |
‧莖:
|
樹高約
0.5-2.5
公尺,樹冠圓錐狀,枝展開呈側立,比側柏小,樹冠較寬大,枝葉密集青翠,新芽呈金黃色。
|
‧葉:
|
葉側出,鱗片狀三角狀卵形、對生而成扁平四列,新芽呈金黃色,常年青翠,葉帶黃暈長枝上之葉較疏,短枝之葉密緻覆疊,常年晶綠青翠,尤其春季發新芽時,新枝綠葉中略帶黃暈。
|
‧花:
|
雌雄同株,球花生於枝頂;雄球花有
6 對交互對生的雄蕊,花藥 2~4;雌球花有 4
對交互對生的珠鱗,僅中間兩對珠鱗各有胚珠 1~2
枚。花期 4~5 月。
|
‧果實:
|
毬果當年成熟,熟時開裂,卵球形,徑
1.5~2 公分;種鱗 4
對,木質,近扁平,背部上方有一彎曲的鉤狀尖頭,中部種鱗各有
1~2 粒種子;種子長卵形,長約 0.4 公分,子葉 2,發芽時出土。當年
10 月毬果成熟。
|
|
|